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683章 天子南巡 8

第683章 天子南巡 8(2/2)

目录

杜甫的字。

与牧之高会,齐山诗酒,谪仙同载,采石风涛……

“你真的叫李牧之。”

“回贵人的话,小的就是叫李牧之。”

“你可知这是唐时诗人杜甫的字号。”

“小的知道,贵人觉得,杜甫用的,小人便用不得吗,实不相瞒,在腰山镇,杜甫没有小人的名号大。”

朱翊钧闻言,哈哈大笑:“有趣,有趣……颇有道理……”

而此时站在一边的张国之,看着大明朝的天,跟着一个大明朝没有品级的小吏,保正在这里说说笑笑,多少有一些如梦如幻。

看着贵人笑,李保正也咧嘴笑了起来。

这一笑,真难看。

“问你一些事。”

“贵人请问。”

“徭役是怎么回事?”

“官府征收徭役,派发疏通河道,整修城墙,架桥铺路,古往今来,皆如此,小的没有什么看法。”李牧之回道。

“那你可知内阁首辅张居正,在万历三年的时候,就提出过徭役改制,每个人都要服徭役,乡绅富户若是不想去,便要将银子交给官府,让官府拿着这笔银子去征别的民夫……”

“可这一路走来,朕看到的却是,服役的人,还是百姓,起初,官府连个饼都不愿意给服役的百姓吃,更不用说,给别人银子了。”

“若是按照朝廷的制度来办,那一个民夫,三年服一次徭役足矣,并且,有些体力的,还能因此赚些银钱贴补家用。”

“这里是天子脚下啊……”

“为何,推行这么多年的国策,在这里,却是完全不同的样子。”

“南方,征役可早就按照朝廷的制度来办了。”

“你说说,这里是为何呢?”

李牧之闻言,挠了挠头,顿了片刻后说道:“贵人,江南富庶,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情况,当然,也要有不一样的方法。”

“那朕倒是想知道,如何不一样。”朱翊钧望着这个最基层的管理者问道。

“府里面没钱,县里面更是穷,按照腰山镇的土地,也就是十一万亩,除去自身留存之外,要交粮六万石,可是,这里十一万亩的田地,有三万田地是贫瘠的,可我们每年仍然要缴这么多……”

“保定府领州三,县十二,腰山镇这样的大镇,府里面有十四个,像一万人的小镇,有六十多个……”

“朝廷根据田地制定的赋税,若是不遇大灾,必要满额缴纳,担保定府可能有二十多万亩田地是出不了那么多口粮的……”

“朝廷的要给,

朱翊钧听完他的话后,点了点头。

“那为何,不给朝廷说实际情况呢,这样每年可是能省下不少呢。”

“贵人啊,虽然小的没有当过官,但小的也懂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

“事难做,家难管……”

“朝廷是不会开这个口的,现在老百姓能活下去,府里面能转的开,就可以了,朝廷要先有钱有粮啊。”

张国之闻言,脸色大变:“大胆……”

而朱翊钧摆手制止张国之,他也不生气,因为人家说的都是实情,上面要结果,

先把果子给了上面,在看

若能活着,便继续交果子,实在活不下去了,再说也不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