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 第十三章 宇文化及弑君:宫廷政变,杨广殒命

第十三章 宇文化及弑君:宫廷政变,杨广殒命(2/2)

目录

大业末年,农民起义的烽火已燃遍大江南北,隋炀帝杨广因李密占据洛口,不敢返回京城,长期停留在江都。跟随他的士兵大多是关中人,见隋炀帝没有返回京城的打算,思乡之情愈发浓烈,逐渐产生了反叛的想法。这种情绪如同病毒一般,在军队中迅速蔓延。

武贲郎将司马德戡、校尉元武达、内史舍人元敏等人敏锐地察觉到了士兵们的情绪,他们相互勾连,开始商议谋反之事。赵行枢、杨士览因与宇文智及有旧交,将谋反之事告知了宇文智及。宇文智及听闻后,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心中的野心瞬间被点燃,提出趁机建立帝王之业。众人商议后,决定将宇文化及拉入谋反集团。起初,宇文化及得知此事后,吓得脸色苍白,浑身发抖,他深知这是诛九族的大罪。但在众人的劝说下,他最终还是被权力和欲望冲昏了头脑,答应了参与谋反。

义宁二年(618年)三月初一,司马德戡开始实施谋反计划。他派人煽动士兵,称隋炀帝得知士兵们想返乡,准备用毒酒将他们全部毒死。士兵们听闻后,群情激愤,纷纷表示愿意跟随司马德戡谋反。当晚,司马德戡便率领士兵控制住了隋炀帝。

早晨,宇文化及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江都宫。当他见到司马德戡派来迎接他的将领时,战战兢兢,连话都说不出来,双腿也不停地颤抖。到达城门后,司马德戡率众迎接,将他引入朝堂,称其为丞相。随后,宇文化及派人将隋炀帝在江都门外示众。隋炀帝面对叛乱,质问宇文化及等人为何要谋反。宇文化及无言以对,眼神闪躲,最终派遣令狐兴达在宫中杀死了隋炀帝。

宇文化及弑帝后,原本打算拥立蜀王杨秀为帝,以稳定局势。然而,遭到了众人的反对。于是,他下令诛杀杨秀及其后代,还逮捕了杨暕、杨倓以及其他隋朝宗室、外戚和与自己不和的大臣。为了掩人耳目,他留下秦孝王之子杨浩,立其为皇帝,自己则自称大丞相,总揽朝政。他任命弟弟宇文智及为左仆射,宇文士及为内史令,裴矩为右仆射,并派人严密监视杨浩,将其完全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杨浩如同傀儡一般,毫无实权。

四、余波震荡:政变后的局势与影响

十余天后,宇文化及等人抢夺百姓船只,逆水而上返回关东。到达显福宫时,将领麦孟才、沈光对宇文化及的弑君行为深感不齿,他们怀着对隋朝的忠诚,密谋杀死宇文化及,为隋炀帝报仇。然而,事情泄露,麦孟才、沈光等人被宇文化及残忍诛杀,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显福宫的土地。在徐州,由于水路不通,宇文化及等人抢夺百姓的牛和车,用来运输物资。这一行为导致士兵们疲惫不堪,心生抱怨,军队内部的矛盾逐渐激化。司马德戡见宇文化及不得人心,企图更换领导者,另立他人。宇文化及得知后,将司马德戡逮捕杀害,进一步加剧了内部的分裂。

义宁二年(618年)六月,宇文化及率领军队前往黎阳,与李密的军队对峙。李密深知宇文化及的军队粮食短缺,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同时派兵阻断了宇文化及的后路。双方多次交锋,互有胜负。李密还假意和宇文化及和好,宇文化及中计,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送给了李密。之后,宇文化及发现自己被骗,恼羞成怒,向李密发起了攻击。双方在童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李密在战斗中受伤,被迫退回汲县。宇文化及随后前往魏县。

到达魏县后,宇文化及觉得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于是毒杀了杨浩,自立为帝,国号许,改元天寿。然而,他的称帝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此后,他四处征战,却接连失败。他先后攻打元宝藏、被李神通讨伐,均未取得成功。最终,窦建德率军讨伐宇文化及。在王薄的引导下,窦建德的军队顺利入城,俘虏了宇文化及及其部下。窦建德将宇文化及斩杀,并将其首级送给了突厥义成公主,以表示对隋朝的忠诚。

宇文化及弑君这一事件,标志着隋朝中央政权名存实亡。它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使得各地割据势力纷纷崛起,中国进入了更加混乱的纷争时期。同时,这一事件也推动了唐朝的崛起。李渊在太原起兵后,势力不断壮大。他打着为隋炀帝报仇的旗号,赢得了许多人的支持。最终,李渊建立了唐朝,开启了新的历史阶段。

五、历史镜鉴:后世的评价与反思

对于宇文化及和杨广,后世有着诸多评价。唐朝大臣魏征评价宇文化及为庸才,认为他辜负了隋朝的恩德,犯下了弑君的滔天罪行。唐太宗李世民也认为,宇文化及等人深受隋朝的厚恩,却包藏祸心,其罪行百倍于阎乐、赵高。隋皇泰帝杨侗、李密等也对宇文化及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而对于杨广,后世的评价则更为复杂。他虽然有开创科举、修建运河等功绩,但他的暴政却导致了隋朝的灭亡。他的统治,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宇文化及弑君这一事件,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宫廷政变的危害。它不仅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和混乱,还会给百姓带来沉重的灾难。同时,这一事件也提醒统治者,得民心者得天下,暴政必然导致国家的灭亡。只有实行仁政,关注百姓的福祉,才能赢得百姓的支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当我们回顾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宇文化及弑君这一事件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也让我们从中汲取了宝贵的教训。在当今时代,我们应当以史为鉴,珍惜和平,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同时,我们也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