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早朝(2/2)
“臣以为,应该传信少将军,问问他直接拿下小南蛮的把握有多少?若能一鼓作气自然好,若有为难之处,再考虑和谈一事。”
“陈大人,你是文官,若不懂战场上的事,就不要胡说。哪个当将军的在打仗前能有必胜把握?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刀剑不长眼,你让少将军拿什么来评估?”
有武将忍不住反对。
要真按照陈大人所言,那以后他们出去行军打仗,岂不是也要报备?那要是自信满满却吃了败仗,回来还不得人头落地?
“有道理。依我看,直接考虑和谈。一来,让小南蛮给予补偿,能缓解国库的缺口。二来,我们可以通过联姻,用潜移默化的手段,影响小南蛮,让他们学学我中原作风,不要行蛮夷之事。”
王大人再次开口。
二皇子忍不住出列。
“听王大人的意思,是小南蛮求和,却要我们的公主去和亲吗?”
不应该战败的小南蛮送人和亲吗?
“可笑,自古以来,只有败者才需要委屈公主的。”
不少臣子被他这句话带歪,纷纷议论起和亲一事。
也有敏锐察觉风向不对劲,保持静默。
王大人却理直气壮。
“非也!我朝身为上国,派公主去小南蛮行教化之事,不是理所应当吗?”
二皇子冷淡一笑:“是吗?不知王大人可有了公主的人选?还是准备献上爱女?”
“微臣以为蒙将军之女就合适。”
王大人一句话,让朝堂一时安静了下来。
换做前几天,是有不少人支持他的。
少将军虽然在边关取得了几场胜利,但还影响不到全局。
且蒙将军指挥不当,导致大战失利,本来就算有罪过。
把蒙岚推出去,能削弱蒙将军府的势力,还能平息战争,一举多得。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少将军英勇善战,把小南蛮打的屁滚尿流。
而少将军是蒙将军的弟子,这时候,把蒙岚推出去,只怕会寒了功臣的心。
皇帝却并不动怒,只轻飘飘道:“蒙将军为国效力,重伤未醒,此时让他的女儿和亲,朕于心不忍啊。况且,太后和蒙将军之女投缘。”
“皇上,国事为重,不能优柔寡断呀。蒙将军若真的忠君爱国,献女和亲,他应该感到荣幸才是。”
王大人坚定不移的挑拨。
“噗呲。”
一道笑声传来。
众人纷纷看去,只见靳云庭缓缓走出来。
分明只是个初入官场的年轻人,但他容貌出众,周身散发说不清的气质,犹如仙人。
“皇上,臣无状,还请您责罚。”
“哦?靳爱卿啊,不知你为何发笑?”皇帝眯了眯眼睛。
“臣觉得,王大人所言实在可笑,若非在朝堂上,臣还以为身处小南蛮王城,王大人费尽口舌为小南蛮谋利。”
靳云庭目光清冷。
王大人却气红了脸。
“黄毛小儿,你是说我通敌叛国不成?污蔑!这是污蔑!”
“王大人误会了,下官没说。”
“下官只是觉得,蒙将军傲骨铮铮,南征北战十几多年,立下汗马功劳。难道一次的战败,就能抹杀蒙将军的忠心?”
“蒙将军独女——蒙岚小姐,颇有其父之风,昨日还救下了太后,可见其心性。”
“父女二人都对朝廷、对陛下忠心耿耿。王大人一味强逼他们父女分离,是想挑拨蒙将军和陛下的关系吗?还是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若陛下真听了你的愚见,将来史书上会怎么评价此事?”
“王大人,你不忠不义啊。”最后一句,宛若盖棺定论。
“靳家小儿,你妄自猜测、目光短浅……”
王大人破防了,指着他鼻子大骂。
“好了!”皇帝突然开口,态度却让人摸不透:“既然此事争执不下,就暂且搁置吧。”
众人一愣。
边关依旧在打仗,他们这里搁置几天,少将军说不准真的把小南蛮灭了。
到时候还讨论什么?
不对,看来皇帝本身也倾向于直接收服小南蛮。
却似乎有什么顾忌,只委婉给少将军机会吗?
“爱卿们,今日可有事上奏?”皇帝不管他们的想法,强行转移话题。
靳云庭悄悄回到自己的位置。
他其实不太明白。
皇帝也是上过战场的,且雷厉风行,行事果断。
他应该很清楚,如今形势一片大好,直接拿下小南蛮,再派人过去驻守,将小南蛮的贵族和平民打乱,分进中原各地。
能带来长久的安定,还能扩大领土。
可皇帝一直不明确表态,似乎在有意放纵朝臣争执一样。
这很奇怪。
难道皇帝是担心蒙将军功高盖主?不想让他顺利回来?
连带着也波及到了少将军?
想到这里,靳云庭心一沉。
多少大将是死于帝王的猜忌。
若是皇帝抱着这样的想法,暗中顺水推舟,那蒙将军和少将军恐怕凶多吉少。
朝堂静默了一会儿,还是宁王世子先上奏。
他负责的京城乞儿安置一事,取得很大进展。
他在京城办了三个育儿堂,专门收拢十岁以下的孤儿、年老者以及身有残疾者。
至于十岁以上的乞儿,他已经和人谈妥,把他们迁到太原府,那里有大片的荒地。
会由县衙安顿他们落户,一开始以工代赈,让他们开荒耕种。
皇帝满意颔首,当众夸宁王世子办事周全,还让几位皇子学着点。
皇子们面上答应,但眼里的寒光挡都挡不住。
太子病重,本该是他们出风头的时候,宁王世子总添什么乱?
还有大臣汇报修建水渠一事、沿海地区再次遭受海盗等。
皇帝都给了安置之法。
突然,有个御史站了出来。
“臣弹劾九品行走农丞方铜,行事霸道,目无法纪,当街纵马,致一老者身亡。”
“臣弹劾九品行走农丞方铜大不孝,一个农家子,能当官是陛下仁厚,可他数典忘本。臣听说,他生父无人赡养,老无所依。”
“臣有一封父亲的家信,信中特意让臣照看张家,可张爷爷惨死,臣,臣无法和父亲交代,今日,想在朝堂上求个公道啊。”
有一白面小将,眸中含泪,重重跪下。
“安小将军,说的张家是?”有人问。
“正是被那方铜当街撞死的老者,张爷爷是父亲的义父。”安小将军语出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