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男大穿越成寡夫郎之后 > 第236章 怎么连这醋都吃?

第236章 怎么连这醋都吃?(2/2)

目录

顾安点头应是。

书房。

看着折子上的内容,叶阔放下奏折,抬头看向坐在桌案后的青年知府:“主公真的决定好了要将土豆种子和它的种植之法献给朝廷,这奏折一递上去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郑颢低眸:“能让百姓填饱肚子,先生不高兴吗?”

叶阔微微摇头:“主公能心怀天下,将黎民百姓放在心中,在下感动不已,但把土豆献给朝廷,最后得利的是世家豪族,百姓想要吃上土豆,不知得等到何时。”

最开始得知土豆产量时,叶阔不是没有想过要说服青年知府将土豆献给朝廷,但按照他所说那样,土豆献给朝廷弊大于利。

“先生勿慌。”

郑颢道:“我既决定将土豆献上,便不会做不利自己之事。”

叶阔闻言,想到对方心胸城府,确实不会莽撞行事。

放下心来,他略微好奇:“主公怎会临时起意,想要将土豆献给朝廷?”

为何?

郑颢隐藏在桌案后的手指微动,想起赵大根等人逃难到幽州府后,顾叔虽然白日表现的一如往常,但夜间入睡后时常做梦,郑颢靠近顾叔,能清晰地听见对方不断呢喃道别吃人,别吃人。

迎着叶阔眼中的好奇与探究,郑颢一脸正色:“先生常言民为贵,民为社稷之本,日日在先生言传身教下,我深受影响。”

叶阔闻言,神情一顿,目光落在青年知府唇边若有似无的笑意,不知是信了还是没信。

京城,御书房。

屋内熏香飘渺,办公的桌案上堆积着如小山高的奏折,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另有许多奏折放在他处。

乾元帝批完一本请安奏折,而后从旁边拿起新折子,当看见奏折上的内容,原先因着批改奏折许久,渐渐疲惫的心神重新精神起来。

他目光如炬一目十行地看起手上奏折,随着时间推移,他握着奏折的手掌愈发用力,好似看见什么大事一般,但奇怪的是,神情逐渐松缓下来。

待全部看完后,乾元帝放下折子,沉肃多日的神情难得放晴:“好一个幽州府知府,不愧是先帝留给朕的能臣,朕刚登基一月为各处灾情苦恼,愁心粮食时,幽州府知府便为朕分忧。”

见陛下龙颜大悦,伺候他多年的贴身太监虽不知奏折上写了些什么,但知趣附和:“恭喜陛下喜得良臣,郑大人虽远在边疆之地,仍忧陛下之忧,愁陛下之愁。”

乾元帝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此时,一位高大身影没有经过太监通报,堂而皇之地走进御书房。

看见对方,乾元帝并未对对方的逾越感到生气,高远抱拳行礼,在乾元帝笑着说道免礼后,他起身面带好奇问道:“陛下为何事高兴?”

没有觉得对方刺探帝心,高远是他连襟,皇后的妹夫,自己能够顺利登基,对方功不可没。

他朝对方招招手:“你过来看这份折子。”

高远顺势上前,接下乾元帝递过来的折子低首看起来,而后,他抬头神色震惊:“陛下,奏折上所言为真?”

乾元帝:“此事不可能作假,幽州府知府献上土豆前,已在幽州府试验多次,确认无误后才将土豆献上来。”

想到这里,处理了许多反对自己,背叛自己朝臣的乾元帝微微感慨:“土豆如此高产,有益于大乾江山与黎民百姓,明章立了大功,朕得好好想要如何嘉赏他。”

闻言,高远神色微变,郑颢如今已为一地知府,且是先帝故意派往地方,留给乾元帝登基后提拔的官员,乾元帝想要嘉赏对方,除开给对方升官进爵外还能如何?

现下经过夺嫡之争,乾元帝对着朝堂诸臣疑心颇重,高远因为辅佐有功幸免于外,深受乾元帝信任,得以在朝堂上拉帮结派,组成自己的势力,怎会允许一位颇受帝王看重的能臣回京,分去帝王的信重。

心下这样想着,高远没有直接说出来。

乾元帝考量好后道:“明章连立两件大功,抵御北蛮守住城池,以及进献高产粮种,此番将他调回京城,朝臣也无话可说,恰好吏部左侍郎一位空缺,明章回来后也能帮朕肃清朝野。”

说到这儿,乾元帝想到之前郑颢主持的税银案搅起满朝风云,虽然税银案涉及他的人手,但作为储君和帝王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身为太子,他允许手下人贪赃枉法,作为帝王,这天下都是他的,他不允许有人糊弄他。

从前觉得郑颢不会做人,不接受任何人的拉拢,可做了帝王,乾元帝格外喜爱这样的忠臣,难怪先帝看重对方。

乾元帝笑着道:“整顿吏治是他最为擅长之事。”

见乾元帝谈起对方,语气略带熟稔调笑,高远心下危机渐深,越发坚定不能让郑颢回来。

依照陛下对他的看重,等对方归京,朝堂上哪还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高远低下眼眸,遮住眼底暗色道:“陛下召郑大人回京,恐怕有些不合时宜。”

乾元帝看向他:“怎么说?”

高远:“镇北侯手握数十万大军,先帝派郑大人前去幽州府,亦是为了制衡镇北侯,臣听闻郑大人已经逐渐插手军中事务,此时召对方归京,再派监军前去,怕是难以监视镇北军。”

“你所言有理。”

乾元帝渐渐冷静。

“依你看,朕该如何奖赏明章?”

高远唇角勾笑,因他低着头,乾元帝没有看见。

他低声说了几句话供对方参考。

乾元帝听后,略微低眉思索,片刻后道:“这些奖赏不够,幽州府总兵在位多年,无甚功劳,郑卿能者多劳,便让他兼任总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