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 > 第296章 深谋远虑!合法财产不可侵犯!

第296章 深谋远虑!合法财产不可侵犯!(2/2)

目录

“普通人只会觉得,米国遭殃对咱们龙国有利,米国人以后开足印钞机,整天忙着反恐,就没心思提防咱们发展壮大。”

“但我想赵瑞龙应该还可以看得更远一些,最起码他能冷静的看到,这件天大的好事背后,对咱们来说也有一定的坏处。”

沈总呵呵一笑。

“那小子确实异于常人!”

“我估计真要问他,他肯定会说这也并非绝对好事。”

“比如这起恐怖袭击案,会让米国人变得团结不少,也会让很多国家对他们心生同情。”

“然后米国就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高举反恐大旗,大搞霸权主义行径,欺凌弱小、掠夺利益。”

苏昌黎身子微微前倾。

“要不要现在就给他打个电话聊一聊?”

“不用了。”

沈总语气淡然的笑道:

“这么晚就不打扰他了,况且申奥成功那天,我跟他聊了不少。”

“其实当时,他就给我推测过,米国处处咄咄逼人,说不定哪天就会被人极端报复,然后我俩聊就围绕这个话题聊过一些。”

“当时我还并不是很在意,觉得米国毕竟是世界霸主,就算有人想要报复,也不可能搞得太极端,如今看来,是我缺乏想象力了。”

弹了弹烟灰后,沈总接着说道:

“我现在想的是,米国这一遭殃,预示着咱们两国之间,甚至是与整个西方之间,即将进入一段前所未有的蜜月期。”

“西方的资金和技术涌入我国,我国的中低端工业产品销往西方,国际贸易必然持续增长,咱们的经济会快速发展。”

“但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好事,与西方经贸来往越发频繁的同时,他们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也必然会影响咱们。”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在西方宣传蛊惑下,一定会有很多人迷失自我,崇拜迷恋西方,甭管好的坏的也都照单全收。”

苏昌黎默默点头。

想当初,刚开放那会儿。

由于国内外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就曾掀起过一股思潮。

一些人主张一切向西学习,将别人的制度和文化,当做治国良方。

就像一些人觉得搞休克疗法,推行经济自由主义,让市场规律这只无形大手,来解决任何问题。

可事实证明,休克疗法除了让一个国家的经济休克,根本起不到多大的效果,而自由主义经济也根本不适合龙国。

而在那个时期,一些人想方设法的出国,去奔向自以为的美好生活,还有一些人挖空心思的向西方靠拢,甚至不惜当狗。

如今龙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融入米国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在日益频繁的经贸往来之间,思想文化的碰撞也必然会更加激烈。

要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就事论事的发表意见、讨论办法,那自然是极好的。

就怕有些人屁股歪了,明明是给一小撮人谋取私利,还口口声声为老百姓好。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如今正持续推行的国营企业改革。

由于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侵吞国有资产、工人利益受损等问题。

有人就坚决反对改革国营企业,还认为鼓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会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激化社会矛盾。

也有人认为国营企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就应该彻底进行市场化改革,并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强化竞争。

更有甚者,觉得社会治安差、贫富差距大、环境污染严重、贪污腐败不少、医疗教育就业困难,就应该停止改革,全面后退。

这些声音,都极端且片面。

他们忽略了当前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他们罔顾人民群众都有过上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他们只看到改革出现的问题,却忽略取得的成绩。

如今这些声音,都还并不算尖锐。

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随着越来越多普通老百姓,也能在贴吧论坛上发表意见。

再加上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极端功利主义、精致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思想渗入……

苏昌黎不难想象,要是不提前采取一些措施,那么将来经济、文化、艺术、医学、教育等领域,必然会有大量的声音疯狂争吵。

而要想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用事实说话、用成绩证明。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沈总当初才会坚定不移的,支持赵立春这个改革派,支持他在汉东搞高质量经济、搞军民融合……

反正拿汉东省先搞试点,大家也没意见,成功了就可以将经验推广全国,失败了也能汲取经验教训。

就如今汉东的发展形势……

高瞻远瞩的沈总,显然已经看到改革成功了。

经过改革的一家家国营企业,释放多年积攒的潜能,迸发出了强大创造力。

得到鼓励支持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让市场经济极富活力。

所以根本不用等到高铁通车、飞机升空,各种高科技产品接连问世、畅销国内外。

也完全不用等汉东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新增就业等各项经济数据遥遥领先。

只是沈总看到了,并不代表其他人也看到了。

即便有些人看到了,也会因为各种利益关系,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因此。

急于干大事,却总有人扯后腿。

沈总能不愁吗?

“宣传和教育这两大块,还真得要下大力气。”

“只要咱们的思想文化和优良不跑偏,就不怕糟粕思想入侵!”

自言自语般的嘀咕两句后,沈总深吸了一口烟。

“昌黎,你觉得物权法的拟定,该不该加速了?”

这个问题,让苏昌黎顿时有些始料未及。

不过既然沈总都问起来了,他肯定要做出回答。

“我觉得为了维护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秩序,确实很有必要尽快制定法律,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

“不管是动产也好,还是不动产也罢,任何形式的财产,都是人类生产、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根本就是财产经济关系。”

“咱们需要有一部法律,明确如土地、房屋、林木、矿产、债权、工业产品、知识产权等各种形式财产的所有权,进而衍生出经营权、使用权等。”

“我想咱们只有从法律上,明确了财产属于谁的、谁对财产享有哪些权利,并明确对物权的相关保护措施,才能发挥定纷止争和物尽其用的作用!”

“就像明确了矿山属于国家,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据为己有,谁要开采就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取得采矿权,并按规定向国家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

“这样一来,国家拥有所有权,就可以依法进行监管,而矿山企业依法取得了采矿权,在资金匮乏的时候,也可以向银行抵押贷款,三方就都有了明确的权利关系。”

“而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部法律的意义就更大了,像那些将房子车子,重复抵押或出售造成的经济纠纷,就很容易解决了,不管谁先签合同先付款,反正以过户登记为准!”

“当然,最重要的是从法律层面上,保护合法财产,让任何单位或个人侵犯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能极大激发大家的创造性,能更好的处理矛盾纠纷,从而更好的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苏昌黎说完后,便小心观察沈总的神情。

生怕自己说得太过于激进,惹得沈总不高兴。

“你是不是跟赵瑞龙聊过呀?”

沈总突然这么一问,自然让苏昌黎暗暗松了一口气。

“上次您紧急召唤他来燕京,我去接机又送他去国宾馆,路上跟他聊天时曾探讨过这个问题。”

沈总略略点头。

“有恒产方有恒心!如果辛辛苦苦挣来的财产、搞出来的发明,都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百姓哪有创造财富的进取心?”

“况且人来到这个世上,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离不开财产,保护合法财产也是保护人权,仓廪实才能知礼节嘛!”

说到这儿,沈总戳灭烟头,起身说道:

“让赵立春来一趟吧!”

“需要他冲锋陷阵的时候到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