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322章 永明城邦的军容

第322章 永明城邦的军容(2/2)

目录

1622年5月10日,天启二年四月初一,绥芬河口。

春潮裹挟着碎冰,在浅滩上冲刷出蜿蜒的泥痕。

十艘2000料运兵船在河口下锚,舢板载着全副武装的士兵向岸边划去。

河风带着湿润的土腥味,掠过这支即将登陆的军队。

火枪手们率先踏进及膝的河水,短款罩甲的布面被浸透成深褐色。

他们手中的永明1617式燧发枪高高举起,狗锁枪机的铜件在晨光中泛着冷芒。

八百名火枪手分成三列,在滩头快速整队,甲片随动作哗啦作响。

没有刺刀,他们的安全系于身后那四百名长矛手。

那些壮汉身披重型步人甲,铁甲下的肌肉虬结,

四米长的白蜡杆矛斜指半空,矛尖红缨垂着水珠。

骑兵的战马在浅水区喷着鼻息,披着半具装马铠,铁甲下的肌肉随着呼吸起伏。

马背上两百名重骑兵的改良扎甲在晨光中泛着青黑,整块的弧形胸甲上錾刻着狻猊纹。

他们手中的马槊足有一丈二尺长,槊锋在雾气中闪着寒光,

腰间一律别着两把的制式永明1617式燧发骑兵手枪,

河滩高处,六十名炮手正在拖拽六门野战炮上岸。

他们的防火布面甲比步兵更轻便,胸前的钢板衬层在搬运时发出沉闷的碰撞声。

两门6磅野战炮的铜制炮管上刻着永明城邦的徽记,

两门12磅重炮需要十六名士兵协力搬运,

两门32磅臼炮则像沉睡的巨兽般卧在特制炮架上。

林福站在12磅炮旁,

他的鳞甲明显比普通炮手精良,每一片铁甲都泛着蓝光,

腰间悬着一柄云头腰刀,枪套里的燧发手枪柄上镶嵌着象牙。

这个二十多岁的男人嘴角挂着意气风发的弧度,

手指轻轻抚过炮身上的刻度,仿佛在抚摸情人的肌肤。

雷耶斯骑着一匹漆黑的安达卢西亚马缓缓登岸。

这个金发碧眼的欧洲人穿着全套明制山文甲,反差强烈得令人侧目,却并不违和。

高挺的鼻梁在面甲下投出阴影,苍白的手指扣着镀金马缰。

他腰间悬着一柄雁翎刀,刀鞘上的鎏金螭纹高贵典雅,

还别着两把精美绝伦的燧发手枪,枪柄上缠绕着金丝,

这些华贵的武器无不显示着他统帅的身份。

山文甲的甲片被特意加宽,却依然掩不住他高大健壮的身躯和异域的气质。

与雷耶斯并辔而行的,是一个少年和另一个欧洲人。

少年胯下那匹雪白的阿拉伯战马格外醒目。

他身形尚显单薄,却已披挂起特制的明制军官山文甲。

甲片经过轻量化处理,关节处用鞣制鹿皮替代铁链,既不失威严,又不会压垮他未长成的骨架。

头盔的顿项下露出一张稚气未脱的脸,但那双眼睛却透着超出年龄的锐利。

李国助腰间也别着两把特制的精美燧发手枪。

马鞍旁挂着一柄精致的雁翎刀,刀鞘上有一枚鎏金的议会徽记。

这是议会授予的礼仪佩刀,代表他监察军务的权责。

他身旁除雷耶斯外的另一个欧洲人穿戴着欧式胸甲和头盔,腰间悬着刺剑和两把手枪。

此人是安东尼·范·迪门,作为军事顾问随军出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