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的大秦 > 第138章 转战

第138章 转战(2/2)

目录

这也是这几年大秦人口增加的一个重要来源。

匈奴人大营被彻底占领,光是收获的马匹就有四万余,这些很多都比军中的一些战马还要精良。

战场缴获现在的分配也是不一样的,所有缴获主战的军队可以拿走一成,剩下的才会被运回咸阳,不像从前所有收获都要先给咸阳,给自己做少完全看大王的心意。

很多朝臣也反对这个政策,可是在嬴子楚的强硬下还是坚持了下来。

缴获不只是战马,粮食,物资,还有人,也就是降兵。

他们虽然不能把这些匈奴人养在军营,可是会有专门的人帮他们运回去,所得收货依然有一成是他们的,他们紧紧是需要传军报回去,等待咸阳命令就行。

当然其实也不用他们,现在军队中已经有了监军,也可以叫做书记官,因为他们并没有任何的权利,只是需要如实记录大军的动向和斩获这些就行了。

至于真不真会不会被军队的军官收买,这个无所谓,毕竟高层将令都知道黑冰台的存在,如果想在他们手底下玩花样,那后果就要自己承担了。

这些军队的改革是嬴政提出来的,嬴子楚只是把他们加以完善。

虽然朝中很多人反对,可是自从尝试以后,大秦的战斗力提升了很多,不过也不知道是铠甲兵器之利还是这些政策的刺激罢了。

嬴政要把大秦的锐士经营成对赢氏最忠心的人,这样就不会害怕大秦二世而亡。他相信项羽再是能打,他不信就是区区800人,真的能够接二连三的战胜拥有无敌战心的大秦军队。

可是要维持大秦军队的战斗力,制度是一定要制定下来的,既然自己的儿孙靠不住,那就靠制度。

战场的一切都按照蒙敖的设计进行着,逃走的匈奴兵不足两万,还不是朝着一个方向逃的,西边压力大一下足有近万人,可是西边也是有三个营镇守,足有一万五千人,还是以逸待劳,输的话这三个营主将可以直接马革裹尸了,这也许是最好的归宿。

现在要考虑的无非就是能够拦截下来多少人罢了。

果然,三天后大营中有快马冲进来,三个方向有都是一场小胜,受降近万人,逃走不足五千,其余皆斩首。

这也是这几年大秦将领的一种默契,一张战斗分成几段来打,这样斩获就可以尽量多的截留一些,其实也没有多多少,而且无伤大雅,嬴子楚发现的时候跟嬴政商量,嬴政只是淡淡一笑:“只要战争能给秦人带来实际好处,那么征战之心就永远不会被浇灭!”

来自后世的他太明白利益的重要性了,只要有实际利益,哪怕战场再是凶险,依然会有很多人主战。

就像这次一样,朝堂众人并不惧怕赵国的三十万大军,怕的只是赢氏不能再赢了,不然嬴子楚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就更加无法撼动,这才是他们阻止嬴子楚亲征,甚至为了这个目的不惜不打这场战争的原因。

半个月后,军报传至咸阳,整个咸阳除了民众并没有显得太过兴奋。

一是不过几万人而已,对比之前秦国的对外战争,不管战死还是斩获,动辄就是十万起步。还有一个原因,这是国丧期间,嬴稷还在薪年宫停放着呢,大家还是收敛一点的好。

最后,经过商议,一切照旧,可是嬴政提出了筑成的提议,要利用降兵筑起一座城池。在嬴政看来,现在的大秦往北推进的太近了,跟厚实王朝远远无法比较。

别说呼和浩特这些北边的地方,就是黄河拐弯的河套平原都没有看到,要知道河套地区可是后世王朝和草原游牧民族争夺的重点,谁占领了这里,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可是最后珍格格朝堂都在反对,理由很多,虽然大多是一些扯淡的理由,可是一些也是很正当的。

比如说,现在大秦南征还在继续,北边匈奴不时侵犯,更有消息赵国举兵三十万攻打上党,严格上来说,大秦已经陷入三线作战了,如果这个节骨眼上还要筑成,那么城小了对于威慑匈奴意义不大,大了那就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这样的消耗不亚于一场大战,那样大秦等于又多了一处战线,大秦就是体量再大也是难以为继。

最后嬴政也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所有斩获照旧处理就行了。

只是命令发往蒙敖哪里的时候,还多了一个命令:蒙敖率领主战部队往上党靠拢,其余部队留下,至于赏赐并没有被克扣,蒙敖升上了第十八级的爵位大庶长,再有打的军功就是封侯了。

这也不是说这次功劳就有多大,一是嬴子楚和嬴政的偏爱,再有就是为大秦征战多年,功劳累计下来早就有了,这一次算是补齐。

蒙敖接到军令就开始升帐议事,通报军令之后就告诉各个领军统领抓紧修整,七日后大军开拔。

嬴政跟着王翦晃晃悠悠往上党赶去的时候,心里是一点也不着急,不说当地的驻军,就是蒙敖带领的十二个主战营和罪军一共近七万的兵力就不是赵军能够轻易拿下的。

甚至凭借着现在充足的装备和物资,只要是守城的话,赵军就是三十万人也不见的能够攻破。

这次嬴政行军并没有擦去之前的,路过郡县需要当地协助部队筹备军需,而是换了一种模式。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这个嬴政还是听过的,在后世物资都不是那么匮乏了,还能有这样的说法流传,那么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他相信只会更狠不会比后世来的轻。

所以嬴政拿出了他能拿出的所有钱财准备一路上采购物资。

而太子六率押送的大箱子里面全部都是大秦的刀币,需要的货物清单也早就在军需官的协助之下完成,剩下的只是按照清单分别采购就行了,而大军是不允许进入路过城池的。

本来各级官员还在埋怨大军国境,他们也早已准备了各种物资准备交付,可是当太子亲卫赶到,按照市价支付他们刀币的时候,这些官员懵了,这真的是开天辟地第一遭啊,朝廷向当地购买物资!

可是当即他们的心思就活泛了起来,这物资殿下出钱了,那么是不是可以瞒着百姓,在收税的时候再收一次?或者说上报的时候,把这一批物资瞒报?

只是瞬间他们就收起了这种心思:“殿下有令,物资孤出钱卖了,如果让孤知道你们借着大军国境欺上瞒下,那就等着国法吧!”

而且,太子亲卫还亲自冲进城中宣布了太子购买物资,而且还有各种物资的交付价格。

可以说这一手把这些官员的小心思堵的死死的。

而一些商人则是闻风而动,这是多好的机会?十几万大军需要的物资,岂能是这一座小小的城池就能提供?

于是他们相互奔走,提前跑到大军的前方收购物资,再找军中接洽,以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交易给了嬴政。

嬴政接到汇报的时候并没有说什么,市场自有其运行规律。

郭开说道:“殿下,既然您要造福于民,那么这半路被商人截胡岂不是与您的想法不符?”

是的作为嬴政商业帝国其中之一掌控者的郭开也来了,只是现在的郭开和刚出逃赵国时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他不仅衣着华丽,更是肥胖了很多,整个身子只能用圆润来形容。

没办法,从前当官贪来的那点钱财,在嬴政这里真的是唾手可得,而且更多,还更安心。

因为嬴政的所有钱财基本上都要过郭开的手,嬴政也明确说过,只要不是欺压良善胡作非为,钱财方面任意支取。

也是这种无条件的信任,让郭开彻底收心,钱财用起来更是心安理得,出入不是轿子就是马车,更是一大群护卫跟随,只是苦了抬轿子的轿夫,郭开实在太胖了。

嬴政也说过这个问题,太胖对身体不好,可是这个时代的人不说以胖为美,起码穷人是不可能胖的,底层更是饿不死就已经很好了,所以胖不仅仅是美,更是身份的象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