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372章 激光雷达技术

第372章 激光雷达技术(2/2)

目录

甚至……他不敢再想下去。

有些领域,太过敏感,也太过超前。

以目前国内的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想要将这套图纸上的东西变成现实,困难重重。

激光器本身就是个难关,高精度的光学元器件、高速信号处理芯片、复杂的算法……哪一个都不是轻易能啃下来的骨头。

这玩意儿,比超超临界发电技术还要“未来”。

超超临界好歹还有个明确的追赶目标,国际上已经有成熟的应用,可以引进、消化、吸收。

而这套系统奖励的激光雷达技术,其完善程度和系统性,恐怕比当前国际最前沿的实验室成果还要先进不少。

“步子太大,容易扯着……”白杨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抹苦笑。

系统这奖励,给得可真是“恰到好处”又“不合时宜”。

他现在就像一个守着绝世宝藏的穷小子,空有图纸,却造不出开锁的钥匙。

但转念一想,白杨又释然了。

技术储备,永远不嫌早。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超超临界发电,关系到眼下国家能源战略的调整,是迫在眉睫需要推动的事情,必须摆在明面上,争取支持,尽快启动研究论证。

而激光雷达,则是他埋下的另一颗更深、更隐秘的种子。

它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孵化,需要更精心的布局。

或许,可以先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关键元器件的预研开始?

比如,先尝试研制合格的激光器?

或者,先利用其测绘能力,为地质勘探服务,这既能发挥它的长处,也相对不那么引人注目。

“得找个合适的契机,把它‘合理化’……”白杨眯起了眼睛。

直接拿出来,肯定不行,解释不了来源。

或许,可以借着某些项目的由头,比如高精度测绘、大气物理研究等,把一些关键的技术点,‘包装’成自己的研究心得或者‘大胆设想’,一点点地渗透进去?

这需要耐心,更需要智慧。

他重新拿起铅笔,却没有再在那张画着电厂的纸上涂抹,而是翻开了一个新的笔记本,在崭新的一页上,郑重地写下了“激光原理及其应用”几个字。

然后,他开始凭借着脑海中清晰无比的知识体系,梳理激光雷达的核心技术要点。

从最基础的受激辐射原理,到具体的器件设计,再到系统集成和数据处理。

他写得很慢,很仔细,仿佛要将那些涌入脑海的知识,通过笔尖,真真切切地刻印在这个属于他的时代里。

窗外的风雪依旧,四九城的这个冬天,寒冷而漫长。

但白杨的心头,却有两团火在燃烧。

一团是为了点亮万家灯火、驱动工业巨轮的能源之火,关乎国计民生,需要他去奔走、去呼吁、去推动。

另一团,则是闪耀着未来科技光芒的激光之火,关乎更长远的科技竞争力和国防实力,需要他去守护、去耕耘、去等待时机。

两团火,交相辉映,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也映照出这个正在悄然发生变革的时代,那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未来轮廓。

他深吸一口气,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一行行公式和原理图,开始在这个安静的办公室里,悄然构建起一个属于未来的技术雏形。

饭要一口口吃,技术也要一点点地啃。

先把理论吃透,再图其他。

白杨沉浸在这种久违的、纯粹的技术钻研的快乐中,暂时忘却了窗外的风雪,也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

半个月的时间,在白杨几乎足不出户的伏案工作中悄然溜走。

这半个月里,白杨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对【激光雷达技术】的梳理和消化上。

系统灌输的知识如同一个庞大而精密的数据库,而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数据信息,按照当前时代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翻译”并整理出来。

他从最基础的激光原理讲起,阐述了受激辐射、粒子数反转、光学谐振腔等核心概念。

然后逐步深入到不同类型激光器(如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的设计原理、关键材料和制造工艺。

再往后,则是激光雷达的系统构成,包括激光发射单元、光学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扫描控制单元等等。

每一个部分都涉及大量的光学、电子学、精密机械和算法知识。

他写得极为细致,不仅有理论阐述,还配上了大量的原理图、结构图。

甚至对一些关键元器件的性能指标、都做了初步的标注和思考。

这不是一份可以直接投入生产的工程图纸,更像是一份极其详尽、极具前瞻性的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发展路线图。

到今天,这份初步的整理工作总算告一段落。

看着桌面上那厚厚一叠,散发着油墨清香,还带着手绘图纸痕迹的文件,白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玩意儿,暂时还不能拿出来搞“大动作”,但也不能就这么锁在抽屉里。

技术的发展,需要交流,需要碰撞,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名分”。

他自己的研究所虽然权限不小,经费独立,立项自由,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关起门来搞“秘密研究”。

适当的向上报备,让主管部门知道你在做什么,既是程序上的需要,也是一种策略。

一来,表明研究所的工作是有方向、有成果的,不是在“瞎折腾”。

二来,万一将来部里或者国家层面有相关的技术需求,比如高精度测绘、大气探测等,知道他这里有相关的技术储备,或许就能派上用场。

这也能为激光雷达技术的“合理登场”创造契机。

“小李!”白杨对着门口喊了一声。

“所长,您找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