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催命来电(1/2)
第416章催命来电
晨光透过温榆河府主卧的落地窗,在浅灰色的羊毛地毯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刘伊妃赤脚踩在柔软的地毯上,指尖轻抚过敞开的行李箱边缘,将路宽常穿的深灰色羊绒大衣迭得方正,小心地压进防尘袋里。
“看着点儿,眼药水放在这个夹层里了,跟剃须刀在一起。”
“我后天就回来了,带剃须刀干嘛”
小刘自顾自地拾掇着,没有一丝采纳他的意见的想法,临行前的心情不大美丽,话里话外的语气就沾了点阴阳:
“说不定遇到什么大美女,你又多待了几天呢”
“你胡子长得快,让你带就带着,哪来这么多废话”
说着又轻拍皮箱示意他仔细看:“茶包在防潮袋里,喝完酒不要喝,酒也少喝。”
国人常有大酒后喝浓茶的习惯,其实违反了养生常识。
酒精会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同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短期内可能让人感到兴奋,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波动;
而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是强效神经兴奋剂,会刺激心脏收缩,提高心率,增强心肌耗氧量。
两者迭加的效果就是“酒精的循环刺激”和“咖啡因的神经兴奋”双重压力,严重时会心悸、胸闷,尤其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而言不大友好。
“嗯,知道了。”
小刘睫毛垂着,像在脑海里又过一遍他的习惯,又耐心地把行李箱里多余的物品都清出来,给其他物什腾地方。
突然摸到了色鬼导演的工作服,估计还是上个月在国外期间用的。
“这个要不要带”
刘伊妃捏着杜蕾斯的指尖微微一顿,故意绷着脸,睫毛却轻轻颤了两下,像只憋着坏的小狐狸。
路老板对女友的傲娇甘之若饴:“听你的,你说带就带。”
小刘挑眉:“你听我的,我也是要捶你的,怎么能不明辨是非就听我的呢”
好赖话都叫你说了,刚刚才提出不同意见被训斥的洗衣机果断闭嘴,从她手里接过小盒子:“那就现在用了算了。”
“滚蛋!”小刘突然噗嗤笑出声,眼角弯成月牙,连带着耳尖都泛起薄红,走到床边把把男友的工作服“啪嗒”甩进了床头柜。
里头的几个盒子都空了,用得太快了,太快了。
“下楼吃饭。”
从家里到机场不到20分钟的车程,刘伊妃执意要送。
“你送我就迟到了,不是自己讲的要拿出上班的态度来的吗”
“没事,请个假可以理解,我前天不还请假去问界坐了半天班。”
小刘的底线很灵活,需要敬业的时候再敬业。
“监察中心最近有什么大动作吗”路老板有两个星期没过问公司的事务了,奥运火炬传递在即,有很多前置性的宣传和准备工作。
“没有,小猫两三只,不成气候。”刘伊妃靠在男友的肩膀,未施粉黛的俏脸也不虞在他身上蹭掉粉。
“就是董双枪、陈芷希都问我年会的时间,公司这边已经准备地差不多了。”
路老板点头:“嗯,等从魔都回来我去趟公司。”
显然他的安排暂时不便讲,或者说他还没想到一个合适的理由说给众人听,即便是刘伊妃。
在车里吻别后依依惜别,刘伊妃噘着红通通的嘴唇:“晚上回酒店给我打电话。”
“嗯,知道了。”
阿飞这一趟没有跟着,开车载着新入职的人艺女演员恋恋不舍在八点半抵达了单位。
随着《历史的天空》全球的票房大暴,小刘显然暂时需要更强的安保力量。
在国内,顶着奥运总导演的名头,又因为《天空》积攒了卓绝的口碑,路宽是绝对安全的。
这会儿谁敢对他起什么物理骚扰的坏心思,就是在蓄意破坏奥运事业,跟整个国家作对。
会即刻被铁拳锤倒,查无此人。
——
2008年的人艺大本营还在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的首都剧场。
这里在1953年经总里批复选址建设,1956年正式竣工并交付人艺使用。
如果从刘伊妃和路宽的“老巢”冰窖王府过去,步行只有不到2公里。
但从温榆河的庄园出发,从机场再绕一圈,再抵达时已经是上午九点半了。
“濮老师,我到了。”刘伊妃敲开现任人艺副院长的办公室门。
濮存心抬头,笑容和蔼地起身:“快进来伊妃,路上堵车了吧”
小刘点头:“早晨路宽临时出差绕道送他去机场,再过来就赶上早高峰了。”
她看了眼腕表:“迟到了十分钟,很抱歉濮老师!”
人艺副院长连忙摆手,对这位举止有礼,不骄不躁的年轻女演员很有好感:“没有的话,老冯不也迟到了吗”
说安嘉和,安嘉和到,冯远争敲了敲门,很不见外地推开:“院长,路上堵车,我来晚了。”
濮存心板着脸双标:“你看看,伊妃都比你到的早,像话吗”
“院长啊,人家小刘是坐迈巴赫62s来上班的,我是开帕萨特来单位的,这能一样嘛!”
濮存心笑着点点他:“胡说八道,迈巴赫能飞还怎么的”
“那可不,不然这贵的道理在哪儿”冯远争玩笑了几句,又笑着冲熟人小刘挤挤眼。
三人坐下正式叙话,谈及对刘伊妃的工作安排。
一般而言,对于从北电、中戏等艺术院校毕业考进人艺的青年演员,会有一个戏剧行业的职业启蒙。
这是人艺的“学员制培养体系”,新演员要进入培训中心接受三个月的封闭训练,每天六点半在首都剧场的排练厅进行基本功训练。
包括李法曾等资深演员指导的台词课,用《茶馆》、《雷雨》等剧本练习戏剧化的台词表演;
还有结合话剧舞台要求的形体特训,人艺强调话剧演员要有“戏曲的筋骨”,因此一些简单的“圆场步”、“云手”类的戏曲身段,以及《推销员之死》等西方剧目的现代肢体表达。
只不过这些对于柏林影后来讲,显然不是合理的课程和进修安排。
倒不是说拿了这个国际电影节的荣誉就多么高高在上,而是她的表演基础是得到冯远争、路宽等行业内人士认证和赞赏的,出于对演员负责的考虑,显然应该因材施教,跳级进入更高的层次和程序。
“伊妃,一般人艺的新演员经过戏剧启蒙,都是从龙套跑起,然后是b制配角、a制配角、主角候补,最后是主角。”
“考虑到你的现实情况,我想就从a制配角开始,先熟悉戏剧表演的方式、方法,毕竟跟在大银幕上的演出是有区别的,好不好”
濮存心这番话说得很客气了。
一行有一行的规矩,人艺从“人艺之父”焦菊隐开始,就给入行的演员定下了严苛的规矩。
这个从龙套、b制配角、a制配角、主角候补,直至主角的晋升体系,每一步就是演员的成长的集中体现,对演员素质的要求也不一样。
龙套自不必提,要求演员能够执行导演指令即可,经典剧目《茶馆》中的茶客们,通常是青年演员进入人艺的第一站。
所谓b制配角,是定位于一个具体人物,具有碎片化台词与简单性格特征,比如有少量台词的丫鬟、士兵,有些微的辨识度。
如在《雷雨》中,b制配角可能是“送药的仆人”、“打电话的账房先生”,其存在服务于主线剧情推进。
a制配角会再进一步,是剧情的重要支撑点,拥有完整人物小传与独立戏剧功能。
如《哈姆雷特》中的波洛涅斯、《日出》中的李石清,台词量较大,需展现如虚伪、精明、懦弱的复杂性格,通常和主角产生戏剧冲突或情感关联。
至于主角候补和主角,就基本是登堂入室的成熟戏剧演员才能驾驭了的。
单招刘伊妃进院里是张合平拍板的决定,但也经过了院委会的讨论,濮存心在看过她的表演片段后也是认可的。
包括对她刚入院的角色安排,既没有太过打破人艺历来的规矩,也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人文关怀。
这是体制内单位的做事方式。
小刘微笑道:“没问题,我会尽快进入角色的,我来人艺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沉淀下来,把过去六七年的表演经验提炼、提升。”
少女伸手:“濮老师,很荣幸正式加入人艺,多谢关照。”
“好!今天张院长在奥运大厦公干,我代表院里,正式欢迎刘伊妃同志加入人艺大家庭!”濮存心笑着起身同她握手,又风度翩翩地送两人出门。
“请冯老师跟你讲一些人艺的工作流程吧,工作上有什么问题随时来找我!”
“好的。”
小刘雀跃地跟老熟人冯远争往他的办公室走,羊皮短靴跟在大理石地面磕出轻响。
沿途经过排练厅,传来隐约的台词声,混着老式暖气管的嗡鸣,听起来很有感觉,应该是个适合演员潜心进修的好去处。
冯远争这位未来的人艺院长,现在担任人艺演员队队长的职务。
他负责协调不同剧目的演员排练安排,算是刘伊妃的顶头上司。
普通演员想要出头,从龙套、b制、a制一路晋升,第一个要通过的就是他的评估和认可。
“冯老师,别泡你那茶了,我从家里带了。”小刘笑着从包包里掏出路老板的珍藏。
她对茶不是特别感兴趣,现在家里林林总总的各类酒倒是买了不少。
不过在路宽的熏陶下于茶道也算略通好坏、粗识门道,今天第一天到院里,准备贿赂下师兄——
如果从梅尔辛“托孤”一事上论的话。
冯远争很高兴刘伊妃能选择在大红大紫的2008年急流勇退,即使考进人艺是在她拿到柏林影后和奥斯卡最佳女主提名之前,也算是非常谨守演员初心的选择了。
这是他最欣赏的演员的态度。
冯远争看着眼前明媚端庄的少女感慨道:“伊妃,我还记得2001年刚刚见到你那会儿,连几句台词都讲不好,发音也很成问题。”
“六七年下来,我是真想不到你能走得这么快!呵呵,这么说别介意啊。”
小刘嘴角弯了弯:“当然介意啊!当时妈妈请你教我表演,没两节课就跑了,冯老师你这也太不给面子了。”
“哈哈哈!”冯远争提起往事总觉得有些不可置信:“实话说吧,当时主要是院里让我做演员队队长,我实在没有精力分心了。”
“就像刚刚濮院长说的一样,我开始是给蓝天野老师的‘秦仲义’一角做候补的,那会儿突然有机会做主角了,自然就想着赶紧回来上剧目了。”
冯远争提到这茬,怕眼前这个已经在表演一途获得不菲成就的女演员心里有芥蒂,又耐心解释了一番濮存心的用意。
毕竟人艺是体制内的单位,有些规则和规矩是约定俗成的,要跟初来乍到的小刘通个气,防止有什么差错。
即使不看在路宽的面子上,这个温婉少女的心性和性格也很难叫人不喜欢。
“人艺现在的院长是张合平同志,也是北平奥组委的工作处处长,行政事务上他是一把手。”
“我们还有两位负责业务的副院长濮存心和任明,主要由濮存心院长统筹具体工作,他的父亲苏民老师是我们人艺的上一任院长。”
“这是当年焦菊隐先生定下的规矩,叫‘艺术家治院’,张院长被上级调来是解决比较棘手的演员流失、编制待遇、剧院市场化的问题,院里的艺术工作主要还是濮院长负责。”
冯远争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一个戏痴,但他从85年考进人艺开始,辗转国内外求学,在体质内混久了,也是个眼明心亮的主儿。
今年他刚刚当选中国剧协理事,并开始参与全国正协提案工作,这些社会职务都会为他以后升任院长积累资本。
冯远争犹豫了两秒,继续解释道道:“关于他对你的安排。。。”
刘伊妃听他介绍濮存心的来头就懂了言外之意。
这不就是怕自己才拿了影后有些心高气傲,不愿意从a制做起嘛。
“冯老师,我的态度还是很端正滴,虽然今天也迟到了。”小刘笑道:“都怪路宽,非要叫我去机场送他。”
“你不要担心这个安排委屈我,我没有一点戏剧表演的经验,其实从a制开始,我还担心不能服众呢。”
冯远争扬眉:“怎么不能服众其实你的水平只要适应好戏剧舞台的节奏,候补是非常适合的位置。”
他复又低声道:“但就像我刚刚讲的,人艺毕竟是体制内的艺术单位,总免不了论资排辈这一套。”
“我们现在有130多位在编的演员,总不好叫人说出闲话来,对你、对路宽都不好。”
“我跟老濮商量过,等你进入角色,把实力稍微那么展示一下,我看有些人也不会有太多借口可找,毕竟我们是搞艺术的,不能总一个萝卜一个坑,肯定是有能者居之。”
有个熟人就是好,小刘和冯远争聊了一阵,基本把人艺上上下下都摸透了。
以她现在的眼界、阅历,这一年的人艺演员生活自然不在话下。
至于什么时候复出继续拍摄影视作品,就要看她自己的安排了,况且人艺演员的编制和外出接戏不冲突。
就像后世的粉丝求她营业一样,这位姐太有性格,现在的粉丝已经在担心她哪一天跟洗衣机结婚了就直接隐退。
小刘好奇道:“冯老师,院里现在给我安排什么角色”
冯远争笑道:“我刚想说呢,你进入状态很快啊!”
“我也考虑了几个,得听听你自己的意见,主要是几个保留剧组的配角。”
提到人艺,大众的印象总是《茶馆》、《窝头会馆》、《龙须沟》等经典剧目,这是由于人艺的“保留剧目”体系。
这些经典话剧经过数十年的打磨,形成了独特的舞台呈现范式,成为人艺的艺术符号,也是青年演员成长的最快方式。
试想一个被前辈们演了几十年的角色和剧目,对于需要学习模仿的青年演员来讲再合适不过。
“《雷雨》的四凤、《日出》的陈白露、《茶馆》的丁小宝。”
冯远争顿了顿笑道:“其实还有两个实验剧目,是张院长来了以后和艺术委员会一起推行的。”
“一个是《哈姆雷特》里的奥菲利亚,一个是《返老还童》里的露西。”
刘伊妃惊奇:“《返老还童》,路宽的。。。”
“对,是那个《返老还童》没错。”冯远争笑着解释:“张院长从他手里讹了版权给人艺使用,反正你们家也不缺这点儿钱,就当为中国戏剧艺术做点儿贡献吧!”
小刘笑道:“但奥菲利亚和露西都是女主吧,我现在演不了。”
“实验剧目嘛,可以有例外,不过咱还是先做一两个月的a角,到时候你要是感兴趣,我们再调整。”
“好的!”刘伊妃兴奋:“我想演露西,当时看张漫玉演就觉得特别过瘾,可以把一个女人从孩童演到老妪。”
当然,把运用大量化妆特效技术的《返老还童》带到话剧舞台上来,露西和本杰明幼时的戏份自然要删减改编了。
新晋柏林影后对2004年在戛纳看到张曼玉封后的情景历历在目。
也是在那一次的戛纳,路宽找到张曼玉,邀请她出演《返老还童》。
当时的张曼玉凭借前夫担纲导演的《清洁》夺魁,两人的离婚是少女时期的小刘颇觉感慨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兼得呢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五年之后,她成了双丰收的无敌幸运星,爱情和金熊兼得,没有留下什么遗憾。
“哎呀,我真的太期待了!来人艺真是个正确的选择。”小刘兴奋道:“既能专心钻研表演,还能演自己梦寐以求的角色。”
少女的喜悦溢于言表,不过有句话没好意思讲——要是洗衣机还能演李明就好了,他们就能第一次扮演情侣了。
小刘莫名觉得自己和洗衣机的定情之旅,跟《返老还童》中的李明、露西颇为相似,有着感情凝固在岁月和时光中的隽永。
冯远争苦笑着摇头:“你的情况算是得天独厚,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得紧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