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小月不明所以,疑惑不解(1/2)
嗯实则非朕所愿,但他实在令人恼火,朕一时冲动便教训了他一番。
"朱元璋尴尬一笑,边说边模仿挥拳的动作。
马皇后叹息:
"陛下需适可而止,否则将来谁还敢为您效命?如今朝廷诸多职位空缺,皆因您过于严苛所致。
"
“不是,这小子特别。
"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挨着马皇后坐下,马皇后稍作挪动,见她并无怒意,他又笑了两声接着说道:“那些读书人嘴上说不愿为官,实际上还不是争先恐后地往朝廷里挤,只是少数几个装清高的不来,我们也懒得理他们。
"
朱元璋边说边坐定,马皇后微微偏头,他接着道:“可这小子不同,我们给他升官、封爵,他也没见多兴奋,唯一的毛病就是有点爱财,不过倒是有底线,从不做贪腐的事。
"
“这很好啊,不爱权势,爱财也有规矩,关键是还不像有些人那样好色。
"
马皇后特意瞄了朱元璋一眼,他立刻意识到话头偏离,皱眉不满道:“这正说着正事呢,怎么扯到这上了?真是的!哪个男人不好色?”
马皇后轻哼一声。
停顿片刻后,她眉头微蹙,忧虑道:“那个李伟,这么大年纪了也不娶妻,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这事关女儿的终身大事,马皇后不敢大意。
朱元璋也是一怔,但随即摇头:“不会不会,你知道的,那小子整天嚷嚷着要教坊司,我瞧他也就是个好色之徒罢了!”
马皇后点点头,没有再多问。
但朱元璋说完后,心里却又开始疑惑起来。
细细一想,这小子现在有钱有势,已经过了大半年,却连个妻妾都不纳,连自家丫头都没碰过,确实有些蹊跷。
想到这里,他也忍不住嘀咕起来。
“那你这次准备怎么办?真要对他动手?”马皇后回到了正题。
朱元璋叹了口气,说:“你也明白,我们杀胡惟庸是为了废除宰相制度,费了好大劲才完成,现在又出现了内阁,如果让他真的把我们的旨意驳回,那内阁的权力就太大了,可能会变成无相之相。
"
他的眼神锐利,继续说道:“所以这次我们必须严惩他,顺便削减一下内阁的权力!”
马皇后听完没再说什么,只要朱元璋是理智决策,她一般都会支持,除非他太过固执时才会劝阻。
“但如果道同真的是被冤枉的呢?”
马皇后有些担忧地说。
朱元璋立即挥手,语气笃定地说:“绝无可能。
朱亮祖再如何胡闹,我也相信他还不至于拿这种事来欺骗于我。
"
事实上,朱亮祖之前已犯下不少过错,朱元璋也曾对他进行过惩罚。
对于这类武将,只要不触犯根本利益,朱元璋暂时并无将其罢免之意。
马皇后轻轻点头,见他已然完全恢复平静,便不再担忧,直接催促道:“既然你主意已定,那就去做吧,没事的话就赶紧走,我要休息了。
"
“嗯,好好,那我们就先行告退,贤妹早些安歇。
"
朱元璋带着笑意起身,缓缓退出,随后急急忙忙地去找别的妃嫔了。
第二天,李伟因屁股受伤,沐英暂且放过他,他就待在家中养伤,不去上朝。
通常情况下,官员被打后仍需履职,李伟的行为无疑是在旷工。
然而,暂时无人对此过问,因为朝廷此刻正为他的事情争论得不可开交。
“陛下,李侍郎直言敢谏,实属忠诚之举,虽有逾矩,却情有可原,请陛下从轻发落。
"
韩宜可站出来慷慨陈词。
“陛下,李大人所为虽然鲁莽,但出发点是好的,还望陛下给予宽容。
"
薛祥随之附议。
“陛下,臣以为韩大人与薛尚书之言甚是。
李侍郎虽越权行事,但他所言亦合乎道理。
若仅凭永嘉侯一面之词便将其处死,实在欠妥。
"
新任吏部尚书阮畯出言道。
紧接着,众多御史乃至赵本、张宗艺等人也纷纷为李伟辩护。
朱元璋目光如炬地看着这些大臣,将他们脸上的表情、话语中的含义,以及内心的盘算看得一清二楚。
其中有人确实是真心想帮助李伟,比如韩宜可、薛祥以及几位御史。
但更多的人则是别有用心。
李伟的鲁莽行为,让他们看到了再次插手相权的机会。
虽然这次阻挠圣旨的是李伟这位“奸臣”,但这无关紧要,毕竟李伟同样属于文官体系。
一旦他成功,其他人便可效仿。
朱元璋早已洞察这一切,因此今日上朝便要罢免李伟的职务,而且内阁成员也将重新洗牌,吴伯宗也因此被降为翰林检讨。
然而,当群臣得知李伟的所作所为后,却一致表示反对,其意图昭然若揭。
所以朱元璋无论如何都要将李伟撤职,否则日后内阁势必难以控制!
"李伟独断专行,竟敢违抗圣旨,我们未将其处死已属格外宽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