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们都是九零后 > 第108章 双轨青春

第108章 双轨青春(2/2)

目录

\"小栋,过来搭把手!\"班长的喊声穿透嘈杂。阿栋将最后一口馒头塞进嘴里,抓起扳手冲向流水线。车间顶上悬挂的老式风扇吱呀作响,带起阵阵热浪,他脖颈的汗珠顺着脊梁滑进衣领。这份三班倒的工作让他时常产生时空错位感:凌晨三点的车间灯火通明,而此刻,九月应该正在台灯下背诵《赤壁赋》。

工作之余,阿栋主动申请到车间学习汽车的构造和制造工艺。每天下班后,别人都去休息了,他却泡在车间里,跟着老师傅学习。老师傅们大多是从九十年代就进厂的老工人,他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阿栋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着每一个零件的名称、作用,以及汽车组装的流程。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虚心向老师傅请教,直到弄明白为止。

想起九月,阿栋摸出揣在裤袋里的山寨手机。屏幕亮起时,他慌忙用袖口擦了擦沾着油污的手指。\"九月,今天模考数学难不难?别死磕压轴题,基础分拿稳才是关键。\"短信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响起,他望着车间墙上的\"质量就是生命\"标语,忽然想起高中时,九月总爱把这句话抄在错题本扉页。

复读班里,九月正对着一模成绩单发呆。数学110分的红笔数字刺得眼睛生疼,最后两道大题的空白处,老师用红笔批注着\"思维局限\"。她咬着笔头,窗外的梧桐树终于抽出嫩芽,嫩绿的新叶在春风里轻轻摇晃。手机震动,阿栋的短信跳出来:\"我今天跟着老师傅学修变速箱,原来课本上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差这么多。你也要多结合错题总结方法!\"

阿栋的车间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每天清晨五点,他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岗,拿着笔记本记录夜班遗留的设备问题。午休时,他总泡在技术部档案室,翻着发黄的维修手册。有次为了搞清楚发动机异响的原因,他连续三个休息日守在拆解区,用粉笔在地面画出零件组装示意图。老技术员老张被他的执着打动,破天荒将压箱底的维修笔记借给他。

\"这小子有股轴劲儿。\"老张在车间会议上这样评价。阿栋却知道,自己是在和时间赛跑。每当看到父母寄来的家书里写着\"家里一切都好\",他就想起父亲布满裂口的手,母亲日渐稀疏的头发。现在他的工资卡每月能往家里打一千五,这相当于父亲在工地半个月的收入。

三月中旬的某个雨夜,九月在晚自习后接到阿栋的电话。听筒里传来呼啸的风声,夹杂着隐约的火车鸣笛。\"我被调到销售部了。\"阿栋的声音带着兴奋,\"明天开始培训,听说要学商务礼仪和谈判技巧。\"九月握着手机,看着走廊外被雨水打湿的玉兰树叶,突然想起高三那年,阿栋连课堂发言都会脸红。

阿栋的销售培训比想象中艰难。白天要背诵车型参数,晚上跟着老销售跑客户。第一次独立接待客户时,他紧张得把\"ESp车身稳定系统\"说成\"EpS电子助力转向\",客户当场拂袖而去。深夜回到集体宿舍,他对着镜子练习微笑,用录音笔录下自己的讲解,反复听哪里语气生硬。同屋的工友笑他\"读书读傻了\",他只是笑笑,继续翻着《汽车销售实战手册》。

九月的复读生活进入白热化阶段。每周三次的模拟考试像连绵不绝的潮水,她的手指因长期握笔生出了茧子。有次英语模考只得了106分,她躲在厕所隔间偷偷哭,手机却在这时震动。阿栋发来一张照片:车间墙上贴着他手绘的汽车构造图,旁边写着\"最笨的方法,往往最扎实\"。九月望着照片,突然破涕为笑。

当三月的最后一场春雨落下时,阿栋迎来了销售生涯的转折点。那天展厅走进一对中年夫妇,妻子想买省油的家用车,丈夫却坚持要动力强劲的车。阿栋没有急着推销,而是端来两杯热茶,耐心听他们争论。\"大哥,嫂子,我给您推荐这款新上市的混合动力车型。\"他翻开自制的对比手册,\"既满足您对动力的要求,又能兼顾嫂子关心的油耗。\"

讲解过程中,他自然地融入在车间学到的知识:\"这款车的电池组采用最新的磷酸铁锂技术,我们车间上个月刚完成首批组装,稳定性特别好。\"当客户最终签下订单时,阿栋的手心全是汗。

这是阿栋独立完成的第一笔订单,拿到提成的那一刻,他激动得眼眶都红了。他站在工厂宿舍的天台上,给九月发了条短信:\"原来把喜欢的东西变成专业,真的会发光。\"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九月。九月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太棒了!看来你的努力都没有白费。\"阿栋回复道:\"这只是个开始,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而且在工厂里,我认识了很多厉害的人,他们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虽然工作辛苦,但每天都很充实。”

而九月的复读生活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随着高考的临近,模拟考试越来越频繁,试卷像雪花一样纷飞。每次考试成绩公布时,教室里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有一次模拟考试,九月的成绩出现了大幅下滑,看着试卷上的分数,她躲在教室的角落里偷偷哭泣。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起来。是阿栋发来的短信:\"九月,别灰心。我在车间修机器的时候,也经常遇到问题,但只要不放弃,总能找到解决办法。学习也是一样,这次没考好,正好发现问题,咱们一个个解决。\"看着阿栋的短信,九月擦干眼泪,重新振作起来。

九月重新整理文综错题本。地理老师说过的\"知识要形成网络\",她用彩色胶带在墙上贴出思维导图,从\"大气环流\"延伸到\"全球气候变化\"。手机屏幕亮起,阿栋的消息跳出来,她笑着回复:\"等我高考完,你可得带我去看真正的汽车生产线。\"窗外的梧桐树已经枝繁叶茂,2010年的春天,两个年轻人沿着不同的轨迹,在各自的战场上奋力前行。

目录
返回顶部